而有关于“支付宝微信付款方式大变”的话题也瞬间成为微博热搜。不过不少网友表示:认识每一个汉字,但是不理解到底什么意思。 邦哥来帮大家答疑解惑下。 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并不影响你消费。能影响你消费的,只有你的钱包。 那么新规定实施之后到底有什么变化? 其实最大的变化就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此后告别野蛮生长,多了一道“网联”监管流程。
以前在选择支付时,支付宝或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直接从你的银行卡中扣钱。实行断直连后,支付方式就由“第三方支付”直连模式变成了“第三方支付-网联清算平台-银行”间接连接模式。
例如,你在淘宝上购物,通过支付宝,用绑定的工行卡付款。流程变成了这样: 1、支付宝收到你付款请求,自动向网联发起协议支付; 2、网联将交易信息保存数据库,再将请求转发给工行; 3、工行从你的账户扣掉消费金额,告知网联已扣款成功; 4、网联再告诉支付宝并传输,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 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 1.支付宝微信告别快捷支付。以前“支付宝、微信-银行”的直接连接方式相当于第三方平台直接控制用户银行卡,一定程度上也威胁着用户资金的安全,实施断连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不能直接扣除银行卡金额,用户必须事先将银行卡的钱存入余额中,才可以直接付款。如果用户的支付宝、微信余额不足或没有存款,那么将跳转到银行支付页面并通过网联进行支付。网联利于全面监管第三方平台的每一次付款。 2.支付数据再不专属于巨头支付机构。增设网联平台意味着以后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与银行直连,所有的支付清算数据最终都通过网联上交国家。同时可以有助于监控洗钱/行贿/偷漏税等违法行为。 3.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机构此后再也无息可挣,每年少挣数百亿元备付金利息。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8年1月末,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款突破千亿元,自此,每月增加千亿元左右,2018年4月末,这一数据为4995.04亿元。按照上缴50%比例测算,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总规模为9990.08亿元。 支付机构通过客户备付金从银行那里赚取利息,所谓备付金,通俗来讲就是在网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由客户支付的货款,在客户收到货并且做出确认之前,一直存放在支付机构账上的资金。 一般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和银行结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资金沉淀量,按照协议存款的方式计算的。即,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沉淀量越高,银行给予的利息就越高。 在线配资人士表示,协议存款的价格区间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达到4%以上,其每年利息收入大约一亿元。大型支付机构利息收入预估会在百亿元以上。 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入集中备付金账户比例越高,支付机构的利息收入就会相应减少。 所谓集中备付金比例,其实是指央行规定支付机构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备付金集中存管以后,不产生利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