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配资资讯 配资指南 外汇配资 期货配资 现货配资 股票百科

权利

旗下栏目: 概述 权利 协议 操作

大发审委履职百日 逾四成企业IPO被否

来源:未知 作者:www.157seo.com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1-16
摘要:1月24日,大发审委正式履职满百日。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24日,自大发审委履职以来,IPO通过率约为51.97%,相较于上一年同期约87.66%而言,IPO通过率大幅下降,首发审核严格之势凸显。在此背景之下,终止审查企业数量也明显增多。在业内人士看来
1月24日,大发审委正式履职满百日。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24日,自大发审委履职以来,IPO通过率约为51.97%,相较于上一年同期约87.66%而言,IPO通过率大幅下降,首发审核严格之势凸显。在此背景之下,终止审查企业数量也明显增多。在业内人士看来,审核趋严、IPO通过率低将成为常态,而审核趋严将有利于防止企业带病上市,把好上市“入口关”。

逾四成企业IPO被否

新一届发审委在2017年10月17日审核了发审委合并之后的第一批上会企业。1月24日,大发审委迎来履职满百日的日子。在该日前夕,7过1的审核结果再次刷新此前单日被否企业数量新高。而这一结果无疑又引起市场对于大发审委审核之严的热议。1月24日,证监会官网最新信息显示,当日上会的5家企业仅有1家成功过会。

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24日,自大发审委履职以来,共有逾四成企业IPO未获通过,IPO通过率相较于上一年同期而言则大幅下降,IPO审核严格之势凸显。

具体来看,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1月24日,除去取消审核的5家企业,大发审委共对127家企业首发申请进行了审核。审核结果显示,暂缓表决9家,通过66家,被否52家,通过率为51.97%,被否率达40.94%。相比之下,2016年10月17日至2017年1月24日,除去2家取消审核外,发审委共审核154家企业。其中,暂缓表决有4家,135家首发审核获得通过,通过率为87.66%。另外,共有15家企业首发折戟,被否率为9.74%。不难看出,大发审委履职以来的一百日内,相较于上一年度同期,IPO审核通过率明显下降。

实际上,在大发审委开始履职以来,关于首发审核的结果就一次次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在大发审委上任审核伊始,高压审核之势就较为明显。2017年10月31日,在新一届发审委正式履职半个月后,大发审委“发威”,IPO审核6家企业中仅仅过会2家。之后,证监会首发审核企业通过率在2017年11月7日再创新低,当日上会的6家企业,仅有1家企业过会。而这一低审核通过率在之后再次被刷新。2017年11月29日,当日上会的企业共有三家,分别为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重庆广电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当日的审核结果却有些“惨不忍睹”,三家企业全部被否。由此,IPO审核历史上首次出现单日零通过率的现象。

彼时,就有市场人士分析表示IPO审核通过率低显现的是发审委审核趋严之势,而这种低审核通过率也将成为常态化。

事实上,监管层也曾公开明确表示防止企业带病上市,把好上市“入口关”。证监会发言人常德鹏在2017年7月就曾强调,继续按照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的工作要求,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坚持问题导向,完善IPO现场检查等工作机制,依法严格审核、严格监管,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责,防止企业带病上市。

审核问题更细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IPO通过率低除与企业自身质量相关以外,与大发审委对于上市企业的审核趋严不无关系,这在发审委审核询问问题的更加细致化以及更加严格化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该业内人士亦表示,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只要发行人业绩好过会就不是大问题,但新的审核形势显示,净利润规模等业绩条件并非是IPO审核的唯一标准。纵观百日内被否的IPO企业,其中不乏有着不俗业绩表现的企业。

诸如,2017年10月24日,2016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1.8亿元的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获得进入A股的入场券。之后,2016年归属净利润约4.13亿元的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则在2017年10月31日首发申请被否。而在2017年11月7日折戟于A股门口的国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则是高达约4.48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届发审委的工作目标是从源头上净化市场环境,杜绝企业带病上市。自大发审委履职以来,审核的要点也发生了一些转变。由以往的以财务指标论英雄转为注重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更侧重询问细节,坚持问题导向,谨防上会企业最终带病上市圈钱。诸如,在1月24日首发被否的深圳华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被发审委质疑境外销售收入的真实性问题。证监会发审委表示,深圳华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不断增加,无法直接从海关部门查询到发行人整体外销数据。由此,要求公司说明境外收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境外销售通过信利康进行的必要性及境外最终销售的真实性等。

宋清辉补充道,除业绩外,大发审委还同时关注企业持续盈利能力、财务规范性、内控有效性、商业模式合规性以及募投项目合理性等。另外,毛利率异常同样是发审委重点关注的问题。举例来看,2017年12月19日上会被否的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丹科技”)就被发审委问及毛利率的问题。证监会表示,金丹科技报告期内糖化渣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高,但毛利率明显高于主要产品乳酸和乳酸盐,且糖化渣属于初级农产品免税,对公司毛利贡献很大。糖化渣的客户多为规模较小的饲料经销客户。由此,证监会发审委要求金丹科技说明副产品糖化渣毛利率较高且逐年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公司一致以及糖化渣主要客户的基本情况,与发行人结算方式、定价原则、信用政策等。在1月24日首发被否的深圳华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被发审委问及与毛利率相关的问题。

终止审查数量大增

在大发审委履职之初,就有市场人士表示,从大发审委的阵容来看,增加了专职发审委员人数,并且多来自监管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侧面体现了监管层对IPO从严审核的态度,对于企图财务造假来蒙混过关的企业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在此背景之下,众多在IPO之路排队多时的企业在继续前行的路上则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有些企业在首发审核前夕申请终止审查。

北京商报记者在查阅同花顺iFinD相关数据后发现,大发审委履职以来,终止审查企业数量相较于上一年同期而言明显增多。数据显示,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1月24日共有65家企业终止审查。在2016年10月17日至2017年1月24日这一段时间内,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则为45家。

具体来看,在大发审委履职以来终止审查的65家企业中,2017年12月25日之前,终止审查单日数量在6家以内,2017年12月15日最多,共有6家企业终止审查,其余时间单日决定终止审查企业数目在1-4家不等。另外,在2017年12月25日之后,首发终止审查的数量单日内出现超过10家的现象,其中,2017年12月27日决定终止审查的企业共有12家,2017年12月29日则有15家,终止审查决定时间在1月10日的则有7家。值得一提的是,向证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在1月10日终止审查的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计划在1月10日上会。


中国新三板投资联盟创始人许小恒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有些终止审查的企业属于已达标但未及时更新申报材料,这些企业包括财务资料过期3个月自动终止、相关资料需要补充完善等情况。另外,还有一部分属于不合规的企业,包括报告期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财务报表异常变动,不能合理说明原因等。许小恒进一步表示,同样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企业考虑到发审委对新股的审核越来越严格、问询的问题越来越细化,让一些心存侥幸的企业知难而退。

“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严把准入关,这将从源头上为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震慑违法违规行为,防止问题企业带病申报、蒙混过关”


责任编辑:www.157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