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有记者28日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北京将加快推进新机场线、12号线等10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工在会议上介绍,北京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主攻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608公里,年客运量达到38亿人次,已经成为市民主要出行方式。 今后,北京仍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实现轨道交通6号线西延、8号线三期和四期开通试运营,加快推进新机场线、7号线东延、12号线等10条线路建设。 目前,北京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907公里,未来还将加大公交专用道施划力度,新增公交专用道40公里以上,形成连续的公交快速通勤走廊;加强客运枢纽和交通节点建设,发展定制公交,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今后将新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0条以上。 众合科技:自研突破,业绩拐点 众合科技 000925 研究机构:国盛证券 分析师:罗政,姚健 撰写日期:2018-07-26 国内城轨信号系统龙头,多年积淀实现自研系统技术突破。公司是国内轨交信号系统龙头企业,主要为国内地铁、轻轨等提供信号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自主探索,2017年公司自主研发的BiTRACON型CBTC信号系统在杭州地铁4号线成功实现载客运营,并通过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会,获得英国劳氏和德国莱茵国际权威认证,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拥有自研信号系统的企业之一,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壁垒。 受益国内轨交建设高峰,公司自研系统订单快速增长,盈利水平将显著提升。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将从3300公里提升至6000公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总额规划将达到1.6万亿元,新增里程约2700公里,较“十二五”期间增长约42%。作为国内城轨信号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一方面将充分受益于轨交建设高峰带来的业务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还将享受自研系统成功突破带来的毛利率水平提升,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终将获得业绩回报;此外,公司的AFC闸机业务也将与轨交信号系统业务同步增长,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正处在重要拐点。 确立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主要业务板块景气向好。公司确立了“智慧交通+节能环保”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公司收购的海拓环境和苏州科环均为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细分龙头,技术先进且市场占有率和毛利率水平较高。公司新培育的LED智慧照明业务经过两年时间的磨合,已经通过了当地的认证,形成了较高的竞争壁垒,并在墨西哥市场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公司接下来将在着力拓展轨交信号系统业务的同时,稳步推进环保和LED照明业务,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局面。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36、2.65、3.41亿元;EPS分别为0.25、0.48、0.62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5.7、13.2、10.2倍。考虑到公司订单情况良好、自研系统使用比例提升,公司2018年有望保持高增长,首次评级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地铁投资减少、城轨通车里程减少、自研信号系统订单不及预期、公司产品导致重大安全事故、LED订单不及预期、墨西哥/智利汇率波动剧烈、中标金额不及预期、假设存在误差的风险。 中铁工业:一季度业绩增长19%,在手订单充足保障业绩持续向上 中铁工业 600528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分析师:王华君 撰写日期:2018-05-07 2018Q1业绩同比增长19%,47亿预收款项彰显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2018Q1实现营业收入39.87亿元,同比增长16.33%;实现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17.91%;三费费率8.69%,同比下降1.12pct;公司截至报告期末预收款项高达47.03亿元,彰显在手订单充足。 2017年业绩同比增长35%略超预期;订单增长24%保障业绩持续向上 公司2017年实现收入158.9亿元,归母净利润13.4亿元。累计新签合同额250.4亿元,同比增长23.7%,保障业绩持续向上。 2018年经营计划:公司预计实现新签合同额300亿元,同比增长20%;营业总收入170亿元,营业成本135亿元。 进军新制式轨交车辆,完善中国中铁全产业链 公司与天晟新材合资设立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开展单轨、磁悬浮等新型车辆的研发制造。中铁工业从事新型轨道交通车辆业务,将充分发挥自身和中国中铁其他单位的全产业链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盾构机:地下管廊、铁路山岭隧道等新兴市场逐步开启 近期多个省市出台地下管廊“十三五”规划:广州2017年6月规划2020年前建成25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2017年11月北京市《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将建成综合管廊150至200公里。 公司连续获得控股股东中国中铁、战略投资人中原股权控股增持: 公司股东中原股权控股于2018年3月1日增持公司股份87.8万股,并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高于10亿元。控股股东中国中铁于计划自2018年2月28日起6个月内,累计增持不低于公司总股本0.5%,不超过2%的股份。 董监高增持公司股份:2017年12月19日公司董事长易铁军、总经理李建斌等9名董监高人员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21.47万股。 投资建议:低估值轨交装备,进军新型轨交车辆全产业链打开市值空间! 预计2018-2020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1、19.1、22.0亿元,对应PE为16、13、12倍。公司为低估值、高端轨交装备龙头央企,新增订单充足保障业绩增长,进军新型轨交车辆新增长点,打开市值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铁建设低于预期,地下管廊低于预期,新型轨交车辆低于预期。 首钢股份:Q2净利创单季历史新高,关注京唐二期盈利弹性 首钢股份 000959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王招华,王凯 撰写日期:2018-08-20 2018Q2单季净利环比增82%创历史最佳,PB仅0.8倍。2018上半年年实现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11.6%;归母净利润14.24亿元,同比增长50%。尽管受环保限产影响,公司钢产量同比有所下降,但在钢价走高的带动下,盈利仍颇丰。限产结束后,2018Q2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高达9.2亿元,环比Q1增长82.33%,创单季历史最高。公司当前PB仅0.8倍。 汽车板和电工钢是优势产品,高端产品占比显著增长。产品结构上,首钢股份几乎全部以板材产品为主,其中汽车板和电工钢是公司的优势产品。2018年上半年,公司冷轧产品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61%,热轧占33%,合计占到了95%;冷轧产品毛利占总毛利的44%,热轧占48%,合计占到了92%。2018年上半年,公司高端领先产品的产量显著增长,其中迁顺基地同比增长14.5%,京唐基地同比增长5.9% 京唐钢铁盈利稳健,二期有望年底建成提供长期盈利弹性。京唐钢铁2017年已实现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0%;2018年上半年再度实现净利润9.01亿元,延续了良好的盈利态势。京唐二期一步项目计划钢产能510万吨,占公司当前钢产量32%,通过压减唐山市其他落后产能来减量置换,有望2018年底建成,2019-2020年逐步投产,提供未来的长期盈利弹性。 经营稳健盈利弹性大,维持“增持”评级。基于公司钢材产品价格和盈利水平上涨,且京唐二期提供未来盈利弹性,我们调高公司2018年-2020年预期归母净利润为27.22亿元、30.58亿元、33.7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1元、0.58元、0.64元。公司当前的PE(2018E)为7.9倍。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给予首钢股份2018年8.8倍PE估值,目标价4.50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限产影响公司产量;市场钢价波动;京唐二期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鞍钢股份:修养生息现成效,收入盈利齐创新高 鞍钢股份 000898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罗婷 撰写日期:2018-09-03 2018年2季度253.69亿的营收,19.05亿的归母净利润整体略超预期。特别是25.5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全面超越2017年4季度的2131亿元。并且从2017年4季度到2018年2季度以来3个季度21.31亿元、21.05亿元和25.54亿元的利润总额分布来看,公司在2018年上半年的盈利能力有明显增强。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71.18亿元,对应每股EPS为0.98元。 40亿货币+127亿应收票据完全有能力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支付掉朝阳钢铁“10亿货币资金+50亿银行承兑汇票”的收购款。而负债率仅增加不到3%,仍不到47%,盈利能力和ROE则全面改善,是一次好的加杠杆。朝阳钢铁并表后,2018年每股EPS有望提升至1.13元。 拉长历史来看,2011年至2012年的行业低迷是公司最为低迷的时期,2012年公司的EBITDA仅为15亿,2015年虽为更低的10亿,但2015年的行业低点要交2012年低的多。从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2012年以来公司持续处于修养生息状态。经过5-6年修养并借助行业好转,公司2018年以来的表现持续好于行业平均和市场预期。 不同于市场的普遍看法,我们认为公司资产质量较高,吨钢资产规模较同行相比偏低,富有竞争潜力,其PB长期低于1有错杀之嫌。用现金收购朝阳是一次漂亮的加杠杆,以2018年1.13元/股的EPS计,目前公司仅5.55倍PE,估值富有吸引力。我们继续给予公司1.1倍PB估值,维持买入评级和8.33元/股的目标价不变。鞍钢港股和鞍钢可转债也是不错的标的。 盈峰环境:拟并购环卫龙头,打造以环卫为核心的综合性环保平台 盈峰环境 000967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邵琳琳,周喆 撰写日期:2018-08-27 拟定增收购中联环境,协同效应可期:据2018年8月3日公告,盈峰环境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完成中联环境合计100.00%股权的收购,交易对价为152.5亿元,发行价格7.64元/股。宁波盈峰等8名交易对方承诺,若标的公司股权交割于2018年完成的,则中联环境在2018-2020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不低于9.97、12.30、14.95亿元;若标的公司股权交割于2019年完成的,则2018-2021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97亿元、12.30亿元、14.95亿元、18.34亿元。盈峰环卫可依托中联重科环卫业务的龙头地位,与固废处理和土壤修复等业务发挥协同效应,同时其项目运营经验和项目资源可以帮助中联环境在环卫运营上实现更快增长。 环卫市场化促进机械化率提升,环卫设备龙头充分受益: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我国环卫市场化率不足20%,与欧美发达国家60%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政府职能转型加速,环卫市场化正在加速。机械化提升是提高环卫运营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人工成本和环卫作业标准提高促使环卫机械化替代,目前我国环卫机械化率不足60%,而发达国家多80%以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我们测算环卫装备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00亿元。中联环境是国内最大的环卫、环保装备制造商,在垃圾车、扫路车、洗扫车市场连续16年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一,龙头地位显著。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2017年,中联环境环卫设备市占率为13.71%。在中高端环卫装备领域,中联环境的市占率高达18%,均列行业首位,因此将有望充分受益于环卫机械化率的提升。同时,中联环境也在逐步从设备向环卫服务运营转型,尽管规模尚小但增速较快,环卫服务营收占比从2016年的0.44%提升到2017年的2.68%。 华丽转型,打造综合性环保平台:2015年,公司收购宇星科技,开启环保转型之路;收购绿色东方70%股权,进军固废领域;收购亮科环保55%、大盛环球100%和明欢有限100%股权,布局水处理业务。公司成功构建集监测、水、气、固废治理、运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环保平台。其中,宇星科技为监测行业龙头之一,凭借着雄厚的技术能力和广阔的销售网络,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15-2017年,宇星科技扣非归母净利润1.3501、1.59、2.21亿元,连续三年完成业绩承诺,实现业绩快速增长。此外,2017年以来公司先后签订和中标了20亿仙桃循环经济产业园PPP项目、2.87亿巴林水处理PPP项目、40亿阜南综合治理PPP项目和4亿黄山污水处理项目等项目,在手环境治理订单充足。 借鉴美的管理应用,股权激励调度员工积极性:盈峰环境诸多中高层均来自于美的集团,能将美的优质经营管理体系移植到盈峰环境,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司于2016年3月和2018年3月分别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和子公司管理层及核心骨干进行了限制性股票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投资建议:公司在完成中联环境的并购后,将有望打造以环卫为核心,同时布局环境监测、固废处理、水处理、土壤修复等领域的综合性环保平台;从监测向环境治理延伸,预计环保平台价值凸显将带来更多的大额订单和PPP项目。我们预测2018-20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是13.99亿元、18.32亿元、22.35亿元,按照当前股价,对应2018-2020年的PE分别为16.2X、12.4X、10.1X,维持增持-A评级,6个月目标价8元。 风险提示:中联环境收购进度不及预期、订单释放不及预期。 利源精制:整车试制进度有延迟,深加工材逐步放量 利源精制 002501 研究机构:财富证券 分析师:龙靓 撰写日期:2018-05-31 轨道车辆整车试制有延迟。公司前期公告指出,地铁车辆整车样车试制计划在春节前后完成,后因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原因推迟至7月底。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公司的样车试制进度略低于预期,目前还没有完整成型的车辆,后续的调试安装等工序尚需时日,赶在7月底前完成可交货状态的样车,有一定的难度。 铝合金车体已有订单,将作为为整车量产前的利润过渡。公司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已经具备生产能力,除前期已经发往印尼的订单外,公司在接洽土耳其、伊朗等客户,铝合金车体将作为整车量产前的利润过渡,能为公司在2018年带来一定的利润增量。以此为契机,公司也将发挥设备优势,积极接洽国外包括西门子等知名企业,作为代工企业赚取固定加工费用,以此来避免在国内地铁整车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与中国中车形成直接竞争。 深加工材放量,产品结构优于传统铝加工企业。公司在2015年定增的轨道车辆和铝型材深加工项目已经接近项目建设期的尾声。公司深加工进口设备已全部到位且处于生产状态,深加工产品包括铝合金汽车轮毂、汽车空调散热器等。深加工材的产品利润稳定,受上游电解铝价影响较小,确保了公司盈利的稳定性。在地铁整车放量前,将成为公司主要的盈利增长点。 多个订单陆续签订,新的合作模式助力公司转型。公司从传统的铝型材加工企业进军轨交车辆领域,是向下游充分扩张,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举措。公司已经完成印尼观光车整车框架部件的供货,与“京车”签订部件及整车技术协议,沈阳地铁4号线的整车订单在接洽中、土耳其、伊朗等项目也在接洽中。深加工方面,公司先进的设备具有加工能力,与沈阳富创等签订了重要的订单。公司将先从代工过渡,协同深加工材的逐步完善,保证公司的持续稳定经营,不断提高沈阳子公司的盈利水平。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34.25亿元、41.11亿元、49.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22亿元、7.94亿元、10.13亿元,EPS为0.51元、0.65元、0.83元,对应当前的股价,2018-2020年的PE为15.25X、11.97X、9.37X。公司整车样车进度有延迟,但考虑到公司深加工材的盈利增长点,给予公司2018年18-20倍的PE,合理区间为:9.18-10.20元,维持“推荐”评级。 |